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经济前沿 >> 文章正文
2013年诺贝尔经济奖简介及亮点
阅读选项: 自动滚屏[左键停止]
作者:  来源:易可诺美  阅读:


背景材料:

当地时间10月14日,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,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。美国经济学家拉尔斯·彼得·汉森、欧仁·法马和罗伯特·席勒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。

法马被认为是“现代金融之父”,主要研究领域是投资组合管理和资产定价。其研究理论享誉经济学界和投资学界。法马著有两本专著,并发表过100多篇学术文章,包括《有效市场假说》、《证券溢价》、《盈利、投资和平均回报》等。

汉森的主要贡献是研究出一种统计方法,它适用于检测资产定价的合理性。除了在专业的计量经济学方面享有盛名外,他也是一位卓越的宏观经济学家,他的重点研究课题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,他逐渐将学术兴趣转向对“系统性风险”评估及其在金融危机中作用的研究。

席勒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两次准确预言金融泡沫破裂。在2000年出版的《非理性繁荣》中,他准确预言了股市泡沫。几乎在这本书开卖的同时,纽约股市出现暴跌。另外,从2003年开始他就预言美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。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前一年的2007年9月,他撰文称,美国即将出现房地产崩盘并将带来严重金融恐慌。

亮点之一:法马与席勒意见相左

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聂辉华昨日表示,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研究观点及研究领域并不完全相同。其中法马相信市场是有效率的,投资者经过慎重考虑选择的投资策略和随机选择的结果是相同的;席勒则认为市场有时未必有效,投资者的情绪、甚至外在气候等因素都能对投资行为产生影响。而汉森的研究领域是在计量经济学。

聂辉华表示,此前像这种意见相左的经济学家共同获得诺奖已有先例。1974年,弗里德里希.哈耶克和纲纳.缪达尔共同获得当年的经济学奖。奇怪的是,哈耶克反对计划经济。他认为经济效率来自利己的动力,有效的决策来自充分的市场信息。但缪尔达尔一向高举“进步”旗帜,主张政府的积极干预。

他认为,三人的研究并无太多共同点。可能诺奖评审委员会将三人“凑”在一起的用意是提醒人们,特别是政策制定者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,既不要盲目相信市场的力量,也不能过分强调情绪对市场的干扰。


】【关闭窗口
 :: 站内搜索 ::
 
 ::点击排行::
·正部级和副部级干部待遇..
·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..
·什么是"枫桥经验&q..
·领导干部住房、公车、办..
·北京:购买学区房要小心..
·北京有多少套房屋?
·审限制度的完善及建议—..
·两高公布环境污染犯罪司..
·洗衣机绞死女童真相就这..
·双十一退货率高达25%
设为主页  |  收藏本站 | 友情链接 | 管理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