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社会聚焦 >> 文章正文
啸评:“陈在田:法治社会,当官不易本该是常态”
阅读选项: 自动滚屏[左键停止]
作者:风啸  来源:  阅读:


陈在田:法治社会,“当官不易”本该是常态


  目前中国官员、公务员所面对的一系列禁令和“紧箍咒”,本应是建立、健全权力制约、监督机制的正常步骤,是一个过程的开始、而远非结束,“当官不易”必将、也理应成为一种常态,唯如此,中国才能真正迈向法治社会。

  就在一些官员纷纷抱怨“当官越来越不容易”、渲染“许多公务员因当官太难太辛苦而纷纷辞职”之际,1月15日中纪委三次全会公报中,再次为官员、公务员念起“紧箍咒”,重申严禁公款宴请、赠送节礼、违规消费;严禁领导干部到私人会所活动、变相公款旅游;将领导干部收受礼金行为纳入重点纠察范围等,并要求在查处同时,需点名道姓,通报曝光。就此一些学者认为,从2013年中央连发禁令及此次公报看,“当官不易”将成为常态,2014年官员、公务员所面临的“禁令”将有增无减。

  官员、领导干部大权在握,而权力这东西,自古及今,在任何国家和社会里,如不从体制上、制度上加以必要的监督、约束,就最容易被用于寻租、谋私,滋生贪污、腐败和官僚主义,从而影响社会风气的健康,损害民众的利益。正因如此,历朝历代、古今中外,有为的政府,都会想方设法为官员制定这样那样的“条条框框”,把他们的权力置于规则、制度的监督之下。在成熟的法治社会,这种针对官员、针对权力的制度性监督、约束,自然会更加严格、严密。

  这种针对官员和权力的监督、约束制度,不仅包括其工作领域、“白色”利益,也同样包括和官员、公务员生活相关的监督、约束规则、制度,同样将官员、公务员可能的“灰色利益”包含、覆盖在内。道理很简单,由于官员、公务员手握公权力,而这种公权力赋予他们在特定领域“生杀予夺”的能力和权威,这种能力、权威很容易主动或被动地成为寻租和交换的筹码,为官员、公务员及其家属带来职务行为以外的私利。官员、公务员地位越高、权力越大,其“私生活”就越来越不能不“无私”和透明,不能不被随时随地置于制度的约束和舆论、社会的监督之下。

  权力这东西,原本就具有极大的腐蚀性和杀伤力,如果手握权力的官员、公务员当官当得太容易、太轻松自在,就意味着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出了问题,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,一旦如此,就一定会出大问题。官员、公务员享受一定的工资、福利待遇,但相应地也要牺牲许多自己和家人的隐私、便利,接受较常人更多的监督和制约,一言以蔽之,“当官不易”,本就是法治社会的常态和必然。

  从这个意义上,目前中国官员、公务员所面对的一系列禁令和“紧箍咒”,本应是建立、健全权力制约、监督机制的正常步骤,是一个过程的开始、而远非结束,“当官不易”必将、也理应成为一种常态,唯如此,中国才能真正迈向法治社会。

啸评:百家之言,各有千秋,但本人以为,此题目改为“法治社会,“贪官不易、清官好当”不是更好?


】【关闭窗口
 :: 站内搜索 ::
 
 ::点击排行::
·正部级和副部级干部待遇..
·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..
·什么是"枫桥经验&q..
·领导干部住房、公车、办..
·北京:购买学区房要小心..
·北京有多少套房屋?
·审限制度的完善及建议—..
·两高公布环境污染犯罪司..
·洗衣机绞死女童真相就这..
·双十一退货率高达25%
设为主页  |  收藏本站 | 友情链接 | 管理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