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鸡大学,是指虽然是合法机构,但不被所在国社会、专业认证机构认可的学校,主要指标是用人单位不认可、学分不能转移到其他学校。美国地区认证的正规学校全部不接受该学校的学生转学分,同时文凭不可以作为 升学的证明。
野鸡大学是一个贬意词,指一些大学或学院随便向学生发出证书、文凭等,而该些证书或文凭并不获部分雇主或一般大学所承认。此类院校又被称为“文凭工厂”(Diploma Mill)。
野鸡大学不是近年才有的,早在钱钟书笔下的《围城》中,方鸿渐在欧洲留学四年换了三所大学,最后从爱尔兰骗子手中买了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学位,“克莱登大学”就是典型的“野鸡大学”。
野鸡大学的特征 1、承诺只需几百元即可在7天内取得学位野鸡大学 2、没有课程也没有校园 3、不上课,假称根据学生人生经历直接颁发学位 4、透过垃圾电子邮件宣传,声称只须缴付金钱便可取得学位资格
由于法律不严,野鸡大学目前在美国、澳洲、英国和中东地区尤为严重。野鸡“大学”,有不少都把名字改成与国际知名的大学非常相似,借以混淆视听,使一般人在不留神的程况下张冠李戴。
美国教育部和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归纳出野鸡大学的一些普遍特征,揭露它们惯用的行骗招数,提醒学生们谨防上当。
一、“扯”国际大旗 在学校的校名上做文章,往往冠以“国家”、“国际”、“太平洋”、“世界”或者“××州”的大名,一些学校还以“国际认证”为噱头。
二、爱打“糖衣炮弹” 一些野鸡大学擅打感情招牌,以美丽的校园照和专职教师的承诺作为欺骗人的“糖衣炮弹”。
三、提供“免费午餐” 一些未被认证院校打着“会为学生提供实习经验学分”的幌子,进行招生,很显然这是不符合大学制度的。
四、与名校起同名 一些野鸡大学为求生存,想出了“同名不同地,打着名校旗号行骗”这一类招数。
一般来说,建校时间长、入学要求严格、学费比较昂贵的学校教育质量就高,而且软硬件的设施也很齐全。而一些建校时间短、入学要求灵活、学费适中、课程选择少、国际学生比例高、SAT平均成绩差,以及“校园”只是一两栋教 学楼的学校,就要擦亮眼睛,格外小心。